热门: 地铁第19名色狼落网   专家称44℃系谣言   持居住证购房免房产税   沪轨交曹杨路站竣工   沪女主播情感闹剧黑幕   蝴蝶效应推高申城“体温”   女婿捅死岳父捅伤妻子   曹杨路换乘通道启用   销售误打彩票送500万   沪10人死于非职业性中暑   星尚美主遭同事抢老公   水价调整月增不超12元   沪热射病已致两人身亡   非户籍者办证条件放宽   沪八月气温再冲极限   
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国内财经
【浏览字号:
熊丙奇:教育格局不破 择校乱收费难治
http://rich.online.sh.cn 2010-11-03 10:24 [来源]:解放网

  11月1日,教育部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是教育部首次明确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时间表。教育部还表示,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

  由此,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哪些人是收取择校生的获利者,谁来切断,怎样才能坚决?

  对于收取择校生的获利者,普遍的看法是学校。其实不然,在国家有关部门已严禁收取择校费等费用的情形下,学校能“顶风作案”,不是其胆子大,而是背后有人撑腰,这就是学校的直接上级管理部门,以及围绕择校的权力链、利益链。可以说,在择校中,教育部门和权势人物是最大的获利者。于教育部门而言,可以通过收取择校费获得“办学资金”,从而减少对学校的投入——此前北京海淀区就曝出学校通知家长把助学费交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再和学校分成的新闻;另外,择校也是教育部门的宝贵资源,因为有择校,所以才有各方诸侯找上门来,这也就让教育部门感觉良好。于权势人物而言,择校非但体现了权势的重要,也是现实的利益,前不久吉林省总督学贪污腐败被查处,其基本的敛财手段,就是批条子,而众所周知,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每到升学季,好学校的“条子”是堆积如山,这代表着多么庞大的权势与利益之网!

  谁来切断这些利益?从近年来的治理择校费招数看,几乎都是通过政府部门,而治理的手段也大致相似,就是每到升学时,发通知严禁。这种靠既得利益者严禁自身获利的治理逻辑,能得到什么效果,可想而知。

  以笔者之见,如果真要坚决切断利益关系,这件事应该由民众来做。择校费等乱收费有两大生存土壤,一是教育投入不足,且教育投入模式不合理,二是家长在学校的不合理收费要求面前,考虑到孩子的升学以及未来的求学,大多只有被迫接受。这两者都是因为受教育者地位低下,缺少自身的权利。对于前者,监督政府部门依法保障教育投入,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应有社区教育委员这样的机构,该机构有权决定当地的教育投入预算,并要求政府部门按预算拨款,对于不履行拨款职责的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有权问责,提请人大机构进行罢免;对于后者,要避免学校巧立名目乱收费,应有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在事关收费等学生事务问题方面,家长委员会有权知情、表达并参与决策。

  观察我国教育的管理和学校的发展,上述两大维护受教育者权益的机构的缺失,是根本原因。我国教育投入水平为何一直很低?我国办学质量为何一直难以提高?当下的家校矛盾冲突为何加剧?教育乱象为何不断上演?刨根问底,就在于行政机构说了算。事实上,依照我国的现实国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如官员们说的那么难,之所以难,是他们想方设法维持这种格局以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而在真正该作为处不作为。

  从这次教育部的文件中,我们读到的还是过往熟悉的字眼,依照这些惯常的招数,不要说三五年后择校乱收费等问题依然得不到治理,甚至这可能一直会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其实,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已可以明确找到“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这样的词条,那么,为何不落实《纲要》,从解决根本的“权力—权利”关系入手,去改变当前的教育利益格局呢?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作者]:熊丙奇 [选稿]: 贝宁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0]0587-035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2013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