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表示,中国放宽IPO规定的计划,将使中国更多中型企业能够利用国内投资者进行融资,大型企业将更多考虑在内地上市
本报告梳理了A股市场近期公募、私募、险资、两融、产业资本这五类内资的最新动向,并对后续资金面进行展望,供投资者参考。
随着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和房地产政策转向,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在即。在2023年,经济将实现怎样的增长速度?财政和货币政策会有哪些变化?如何应对外需偏弱带来的影响?
对理财公司而言,可行办法之一便是发行摊余成本法产品,抹平产品端的净值波动,打破11月的“流动性收敛-净值下跌-产品赎回”的螺旋。
相关机构人士后续回应称,两只银行理财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系短期收益率折算“放大”所致,并已对此类“业绩展现形式”做出修改。
一部分观点认为,随着优质股票供给增加,会对原本“核心资产”造成分流,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基金抱团”现象
世诚投资认为,A股的春季行情远未结束,而是正处于“蜜月期”。因为海外流动性的干扰已经大幅减轻,其次国内复苏还处于“进行时”
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为全国最高。14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000元及以上。
消费的增量在哪儿?服务消费和必选消费为主,旅游、餐饮、医疗健康支出或将明显增多。69%的人预期2023年将会增加服务消费支出,
“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发行定价。当前仅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三大板块实现发行定价市场化。主板作为大蓝筹企业的聚集地,定价制度亟需改革
高盛表示,中国放宽IPO规定的计划,将使中国更多中型企业能够利用国内投资者进行融资,大型企业将更多考虑在内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