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热线财经> 观点

招商策略:汽车含硅量即将爆发 关注智能汽车产业链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5、招商研究:科技前沿透视

  (1) 招商汽车:开启智能驾驶新篇章

  事件: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发改委会同11个国家部委联合盖章,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战略》以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为发展方向,以智能汽车强国为建设目标,围绕构建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法规标准体系、产品监管体系、网络安全体系等六大方面进行了任务部署。

  1、十一部委首次共同签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产业政策 有望持续出台,智能驾驶产业作为一种新型基建将成为重点扶持对象。产业方面,《战略》要求增强智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雷达)、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车机)、车辆电子控制(控制、执行);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包括车用无线通讯网(5G)、高精度车用时空基准(北斗)、地图和云控平台。

  2、汽车行业进入新旧动能转化阶段,特斯拉智能化带来强烈冲击。传统汽车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周期性逐步增强,增速天花板逐渐形成。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驾驶车企,当前处于高增长初期,特斯拉智能化已形成示范效应+产业链多年来深耕细作,智能驾驶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价值将逐年显著提升。

  3、智能化产品安装比例和价值量逐年提升,无人驾驶技术在大量资本和研发力量涌入的背景下日趋成熟。智能化背后带来的车辆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大幅提升,也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需求端看消费者越发看重的科技配置,并愿意为之付出溢价。

  4、具体来看,当前投资的落地点在于几个层面。传感层的机会在于高精度、高准确度的传感器最终落地,单个车型的传感器价值量不断提升。计算层在于基于国内迅速迭代的算法技术的智能座舱落地,提升车辆驾驶体验。执行层受益于国内的制造基础,ADAS和新能源的应用加速了执行层落地,催化剂在于政策带来爆发性机会。网络层、通信层方面,云、管、端的三层架构已经逐步明确,运营商、设备商和主机厂是投资机会。芯片层在于开发更为适用于智能驾驶的芯片,包括图像识别、高速计算和数据传输等各个方面的应用。最后则是电动化这一层,新能源车更加有利于智能设备的安装和推广。

  5、标的而言,汽车板块推荐智能汽车产业核心:德赛西威(车机龙头、具备智能驾驶全系统集成开发能力)、华域汽车(毫米波雷达具有优势、模块开发与系统集成能力强)、伯特利(底盘电子龙头,携手一线系统厂商开展前沿研发)、保隆科技(胎压监测龙头、环视及雷达打开成长空间、业绩高增长)、均胜电子(汽车电子供货宝马大众等,5G、V2X、HMI等多点卡位)、拓普集团(底盘电子,智能驾驶执行机构)、华达科技(胎压传感)、兴民智通(T-box龙头)。

  风险提示:智能驾驶推广不及预期,智能驾驶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2)招商汽车:特斯拉自造电池或利用干电极技术

  近期关于特斯拉热点新闻较多,首先路透社称特斯拉与宁德时代 在国产版电动汽车上或使用无钴电池,其次特斯拉将在4月电池日公布自主研发电池信息,且特斯拉或将使用Maxwell干电极技术。

  1、我们就关于特斯拉热点问题分析结论如下:1)特斯拉国产版本车型将采购宁德时代电池,大概率有磷酸铁锂电池:目前动力电池应用情况,主流类型分为磷酸铁锂和三元,其中三元有分为镍钴锰三元(NCM)和镍钴铝三元(NCA),其中三元又有不同配比,如111、523、622、811等,对于三元材料而言,钴主要起到结构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三元材料上“无钴”化较难做到,所以我们判断此次特斯拉选择的“无钴”电池大概率为磷酸铁锂; 2)特斯拉自建电池将利用Maxwell干电极技术:2019年5月,特斯拉收购了超级电容企业Maxwell,该公司在超级电容和电池布局了相关专利,同时特斯拉计划尝试将Maxwell在超级电容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干电极工艺用在锂电池上。

  2、何为干电极技术?我们认为,干电极技术可以理解为一种生产工艺,锂离子电池极片生产过程中,正负极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后加入溶剂(NMP)后搅拌,然后在高温环境中烘干,所以传统制造工艺为“湿法”工艺,而干电极工艺则不需要溶剂,先将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粘结剂纤维化,后加压热辊压在集流体上。干电极技术用在锂离子电池上的理论优点有: 1)工艺优化后制造成本或更低:不需要NMP及其挥发后的毒性处理、同时不需要高温烘干;2)比湿法电极更容易预锂化加工:预锂化的好处为可以提升电池循环寿命; 3)或可以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体系:本身得到的极片面密度更高,对应能量密度更高,同时由于使用固体粘结剂,其骨架稳定性较强,能更有效应对正负极材料的膨胀,如可以适配如硅碳含量更高的负极。但干电极技术同时有 缺点:倍率性能较差:干电极技术得到的极片电导率较低,导致电池倍率性能较差,即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差,有待工艺优化解决。

  3、结论与观点:我们认为,干电极技术并不是对动力电池行业颠覆性的技术,只是一种工艺的转移或创新,应客观对待,但该技术若能够解决其带来的负面问题,未来利用干电极技术或可以进一步提升现有体系的能量密度,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且该技术有一定可复制性。同时,干电极技术并不影响动力电池四大材料和其他材料用量的正常使用,若干电极技术应用进展顺利,未来或可以适配能实现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体系。我们认为,特斯拉或采购宁德磷酸铁锂电池与自建电池并不矛盾,我们继续看好磷酸铁锂中期渗透率提升的机会,同时我们认为特斯拉储备远期动力电池的技术重点是为了掌握对中游的话语权,从技术储备来看,目前信息来看仅有干电极技术的工艺创新,材料体系是否能有重大突破仍待观察。

  4、磷酸铁锂推荐逻辑:1)CTP新技术推动短板补足,磷酸铁锂优点有望放大。过去几年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份额大幅缩减除能量密度天花板较低以外,还受到补贴政策的压制。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9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20.0GWh,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为32.0%,而磷酸铁锂在新能源乘用车上的装机量仅有1.7GWh,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仅为4.1%。而去年以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相继公布了动力电池CTP(cell to pack)方案,比亚迪专门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开发“刀片”状单体和CTP方案,同时宣布新的磷酸铁锂CTP电池包系统质量能量密度将达到160Wh/kg,提升了10%以上,接近目前三元622电池包的水平,且单位成本下降30%。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磷酸铁锂的性价比将凸显,相比三元安全性好、一致性好、循环寿命长等优势有望放大。 2)磷酸铁锂有望率先带动电动车与燃油车接近平价,未来在乘用车份额有望提升。我们认为,特斯拉采购磷酸铁锂仅是一个催化剂,技术提升将带动磷酸铁锂率先实现接近平价,未来在中低端乘用车的份额有望提升。若龙头企业磷酸铁锂CTP技术落地顺利,我们认为磷酸铁锂的性价比优势将凸显出来,尤其在450km以下的中低续航车型。我们认为特斯拉的成功有望率先带动高端电动车放量,但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仅在20万以上的高价区间,对于乘用车市场,中型和中大型车销量占比约25%左右,而紧凑型及以下车型销量占比75%左右,在新能源汽车从4%到20%渗透过程中,仅依赖高价车渗透从而达到500万台销量目标是不够的,而磷酸铁锂CTP方案的落地,在大幅补足铁锂短板的前提下,有望率先实现中低价位车型接近与燃油车平价。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特斯拉采购宁德时代“无钴”电池是催化剂,随着新技术的落地,磷酸铁锂的缺点补足优势凸显,未来在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有望迎来大幅提升。推荐龙头企业比亚迪,建议关注磷酸铁锂正极产业链,相关标的如德方纳米 (联合化工)、湘潭电化(化工)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招商策略研究 作者:张夏 陈刚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