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热线财经> 首席观点

海通宏观姜超:中国经济增长趋缓 信心从哪里来?

  3。 重视预期管理,减税提振信心

  3.1 预期管理值得重视,悲观预期自我实现

  为什么需要关注经济主体的信心和预期?

  一方面,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会因预期而改变。18年以来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关税加码预期对出口增速的干扰,加征关税商品在18年内出口增速并未一路下滑,反而在政策落地前短期冲高,其主要原因即在于加征关税预期使得经营者“抢出口”,期望部分规避后期税率上升所造成的收入损失,而此时短期出口增速的回升并不意味着经济具备较强韧性,反而是以透支后期的出口潜力作为代价。因此, 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定需要重视对于预期的管理,否则会使得政策效果打折乃至失效。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预期具有自我实现机制。如果市场主体对于宏观经济的信心减弱,那么,对于居民部门而言,他们预期自己未来的收入会有显著下滑,从而在当期就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期为未来收入的下滑做好准备;对于企业部门而言,经营者会预期未来的企业盈利明显降低,从而缩减当期投资、增加资金储备加以应对。而消费和投资的回落使得经济在当期就会显著下行,并且进一步削弱市场主体的信心,形成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作者:姜超 责任编辑:杨宵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