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热线财经> 首席观点

中泰证券李迅雷:如何应对被动去杠杆带来的潜在风险

  资产价格下跌是触发被动去杠杆的主因

  原本金融领域去杠杆是为了让经济脱虚向实,但近半年来,股市出现了大幅下跌,已经影响到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流动性甚至生存问题,如当股权质押融资的抵押股权价格跌至平仓线后,就会面临被强制平仓的压力,这就导致了被动去杠杆。

  据测算,被质押的股权市值达到4.5万亿左右,截至10月19日,两市共质押6372.51亿股,占总股本的9.94%,二者均位于历史高位;此外,A股有1197只股票的大股东质押超50%持股,853只股票的大股东质押超70%持股,484只股票的大股东质押90%以上持股,140只股票的大股东质押100%持股。

  这就是为何各地政府要驰援当地上市公司的原因。如果股市继续下跌,则不仅影响到众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问题,还会波及金融中介机构。

  且问题还不止于此,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在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PE)、创业投资基金(VC)规模达到7.89万亿元, 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只有2.55万亿元,即一级市场的私募投资规模为二级市场投资规模的三倍多,这就给未来一级市场基金的退出带来难题。

  现实所面临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目前很多PE投资企业的估值水平已经与二级市场同类企业估值倒挂了,如果今后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难以提升,或者交易依然维持低迷态势,那么, 如今规模已近8万亿、未来还会更大的PE和VC的变现和退出就难以实现。长此以往,PE和VC基金的“价值”将大幅缩水,由于私募股权基金中有不少属于“名股实债”,还存在到期兑付风险。因此,PE、VC领域也将面临被动去杠杆的压力。

  对于国内的居民部门而言,负债绝大部分都在消费贷上,其中房贷的占比很高,因此,居民的杠杆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领域,因为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结构中,房产配置大约要占70%左右。到今年上半年,居民房贷余额大约为23万亿,加上其他负债,住户部门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7%。

  2008年以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刺激,居民债务率也大幅攀升,从20%一路上行至当前接近60%,虽然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但在新兴经济体中已经属于最高。 考虑到我国国内收入最终分配中,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只占60%,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在90%以上,因此,我国居民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高达93%,明显偏高。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全社会杠杆率(%)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今年以来,全国房价的总体涨幅已经大大收窄,不少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下跌。我国房地产的牛市已经持续快20年了,累积了较大泡沫,存在较大风险。一旦房价下跌,则居民被动去杠杆过程就难以避免。

  如何应对被动去杠杆带来的潜在风险

  从过往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去杠杆的案例看,最终几乎都经历了被动去杠杆过程,而且不少国家因此还引发了经济危机。那么,我们会否面临由于被动去杠杆带来的危机呢?从这轮股市下跌的过程所引发的诸多问题看,应该对被动去杠杆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

  首先,必须优化杠杆结构,控制并降低居民和企业的杠杆率。从大方向看,中央政府需要加杠杆,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需要稳杠杆,居民部门一定要去杠杆。

  如前所述,今年以来,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水平有所下降,但居民部门杠杆率还在快速上升,据刚刚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披露,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增长21.4%,部分购房者利用短期消费贷等渠道违规买房加杠杆,因此,住房的实际杠杆率水平要比公布的高。

  由于一、二线城市普遍要求“限购、限贷”,因此,大量投资或投机性购房需求就转移到了三、四线城市,导致三、四线城市房价上升、投资规模扩大。但从人口流向看,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流动人口都是净流出,这表明从长期看,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有虚高之嫌。

  对此,当务之急是严格限制居民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继续加杠杆,当然,这是建立在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从房贷余额与居民房产总市值比来看,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但房贷余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超过美国水平了。此外,国内房企上市公司的杠杆率水平在80%左右,今年现金流状况已不如往年。

  因此,防止被动去杠杆所引发的危机,就需要防患于未然,如当目前居民房贷还属于优质贷款的时候,就要严格限制房贷规模,防止它继续扩大。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看,房贷不可能长期成为优质贷款,只要房价持续下跌,则房贷的坏账率会大幅上升。

  对地方政府而言,实际债务水平肯定要高于公布的债务水平,故一定要提高债务透明度,限制其盲目投资冲动。对企业部门而言,如果2019年以后盈利增速下降,杠杆率水平有可能再度上行,所以,稳杠杆是目标。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央政府通过加杠杆来维持经济稳定,就义不容辞了,更何况目前其杠杆率水平不算高。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中泰证券 作者:李迅雷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