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黄奕密会富商为煤老板   沪本周工作日阴雨绵绵   沪小学生语文课本瘦身   90后女被房客劫财劫色   部分企业严禁员工看球   高山峰甜蜜遭横刀夺爱   曝黄奕曾缠孕妇之夫   男子驾车操作不当酿惨祸   李咏晒大学讲课照片   沪3女童遭幼儿园保安猥   沪6月拍牌难度继续大   二手沪牌价继续再涨   沪二手房议价空间大   揭成人奶妈供成人服务   央视曝偷拍裙底神器   
当前位置: 国内财经
【浏览字号:
细数进口食品三宗罪:使用假冒原料
http://rich.online.sh.cn 2014-06-16 11:17 [来源]:新华网

    “三宗罪”之二:使用假冒原料

    今年端午节期间,重庆消费者高先生在重庆多个大型超市为孩子购买了进口“杏仁糖”。打开食用时才发现,商品配料表上明明写的是“杏仁”,产品中却是扁桃仁。实际上,无论是成本还是营养价值,二者都有巨大差距。

    对此,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要盲目相信进口货。近年来,消费者多次投诉有进口食品打名称“擦边球”,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要仔细辨别名称与产品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可凭购物凭证向工商部门或消协投诉进行维权。

    “三宗罪”之三:隐匿身份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进口食品超市,尤其是进口食品销售网站,所售食品的外包装上只有外文,根本没有中文标志,仅凭外观完全无法辨别真假。然而,不少消费者却认为,没有中文标志才充分说明是真正的进口食品。

    对此,重庆市消委会投诉部主任喻军表示,所有进口食品都必须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才能够进行合法销售,证书上注明了该进口食品的详细信息,并盖有出入境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公章。进口食品包装上必须印有或贴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中文标志,在标明产品基本信息的同时,还标明了该食品的国内销售商或代理商名称、联系电话、详细地址等。如果达不到这些条件,说明这些产品不是通过正规途径进入市场的。

  • 分享到:

相关文章

[选稿]: 黄毅
中 国 电 信 业 务 知 识 搜 索 门 户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2014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