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2023商讯

上海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这是一次全面、系统、详细的国情国力调查,对于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实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普查登记工作从今年1月持续到4月,普查员将对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普查登记。目前,上海的普查员已经开始在其所负责的普查小区内,对普查对象进行数据登记工作。

  上海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朱静蕾日前在接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记者海波专访时介绍,此次经济普查的对象为在辖区范围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普查的主要内容涵盖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研发活动、固定资产投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

  2023年,上海组织了3万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积极推进普查区划分与绘图、“地毯式”入户清查、查疑补漏、数据审核验收等工作,全面完成单位清查,形成了统一完整的普查名录,为普查登记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朱静蕾在采访中表示,与以往普查相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此外,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本次普查也新增了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三新”经济的普查内容,可以更好反映我国经济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领域发展变革情况。

  据了解,投入产出调查是为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组织实施的一项大型调查,主要涵盖国民经济各行业重点法人单位的投入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虽然目的不同,但组织流程相似,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

  为了不增加基层负担,也为了调查数据的协调应用,2023年我国首次统筹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朱静蕾介绍,两项调查同时开展,既能避免连续两年开展大型调查,减轻基层负担,又能有效衔接经济普查总量数据和投入产出调查结构数据。

  据了解,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经济普查每5年开展一次,一般在逢3和逢8的年份进行,目前我国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别开展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广告】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www.whhengshan.com 作者: 责任编辑:点点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