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热线财经> 首席观点

中泰证券:全国人口流动地图大盘点 下一个“鹤岗”在哪里

  图表:西安市常住与户籍人口增量(万人)

  来源:西安市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2017年及以前的人口增量采用旧口径(不含西咸新区咸阳片区),2018年增量调整为新口径(2018年新口径-2017年新口径)。

  3

  城市群发展:北京流出人口去了哪里?

  近两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在加快推出,大都市化、城市群的发展将成为存量经济时代城镇化的新特征。我们比较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圈等四大城市群的人口流动情况,发现呈现出明显的“三强一弱”的新格局。

  图表:2018年全国省级层面的人口流动分布图(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1:小于-1的负数为人口净流出,图中呈现为蓝色;大于1正数为人口净流入,图中呈现为红橙色;灰色为人口流入流出在1万人以内,视为人口迁移变动不大。

  注2:吉林、云南、西藏暂未公布数据;新疆人口变动暂不考虑;山西省常住人口为推算数据,非抽样调查,因此计得人口流动为0,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故剔除不考虑。

  京津冀人口在大幅净流出,主要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北京地区最为严重,从北京流出去的人口是否去了环京地带,带动了周边城市发展呢?

  我们发现,北京流出的人没有去天津,天津的人口吸引力从2014年就开始明显走弱。特别是2017年,天津人口首次出现净流出,幅度高达9万多人,当年GDP增速也跌至3.6%。尽管2018年天津经济增速有所企稳,但GDP增速排名仍是全国最低,人口虽略有回流,但净流入量也不到1万人,往日光辉已然不在。

  图表:2011年来北京和天津人口净流入(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也没有去河北。而河北省的各城市中,2018年仅有廊坊(户籍人口)和秦皇岛出现人口净流入,规模分别为1.0和1.3万人,与北京流出的人口规模相比,可谓微乎其微。更不用说,河北其他城市还在面临人口净流出的压力。

  从人口层面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长期增长动力在减弱。随着北京人口外流,而其他城市的经济活力又相对不足,京津冀整体都在面临人口流失,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或在减弱。

  图表:2018年河北省各地级市人口流入流出分布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1:红色代表人口流入,蓝色代表人口流出,颜色深浅表示相对幅度,浅灰色为暂未公布数据。

  注2:廊坊只公布了户籍人口的相关数据,此处为户籍人口变化。

  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仍在大幅净流入,但内部格局也在分化。浙江人口流入继续领跑,安徽成最大“黑马”。而反观上海和江苏两地,上海由于控制人口总量,15-17年人口持续外流,尽管18年人口呈现净流入,但规模也仅有1万人;而江苏的人口净流入规模近几年一直不大,而且已经连续6年人口净流入量少于安徽。 前些年安徽人口主要流向了上海、江苏和浙江,而现在安徽人口出现回流迹象,这三大流入地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图表:2015年来长三角四省市人口净流入(万人)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珠三角地区也是极具吸引力,且人口向“小珠三角”(9市)集中的现象非常明显。根据广东省已经公布的数据,人口流入的城市基本分布在“小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州和深圳。尽管深圳暂未公布相关数据,但我们根据广东全省的流入规模简单推算,2018年深圳的人口净流入规模可能在50万左右。而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例如韶关和云浮的人口流动变化不大,清远、阳江的人口都在净流出。

  图表:2018年广东省各地级市人口流入流出分布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注1:红色代表人口流入,蓝色代表人口流出,颜色深浅表示相对幅度,浅灰色为暂未公布数据。

  注2:部分地级市采用户籍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近似计算,深圳暂未公布数据,但比对往年情况和18年全省人口流入规模,预计仍是大幅流入的。

  成渝城市群的人口迁移,继续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双子星”特点。2018年重庆人口净流入近16万;成都暂未公布自然增长人口的相关数据,不过根据四川全省净流入5.3万人,以及其他地市人口净流出10多万人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简单推算,2018年成都人口也在大幅流入。但和其他城市群特征一样,中小城市同样面临人口流出的压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中泰证券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