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地铁第19名色狼落网   专家称44℃系谣言   持居住证购房免房产税   沪轨交曹杨路站竣工   沪女主播情感闹剧黑幕   蝴蝶效应推高申城“体温”   女婿捅死岳父捅伤妻子   曹杨路换乘通道启用   销售误打彩票送500万   沪10人死于非职业性中暑   星尚美主遭同事抢老公   水价调整月增不超12元   沪热射病已致两人身亡   非户籍者办证条件放宽   沪八月气温再冲极限   
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国内财经
【浏览字号:
黑龙江:十年内率先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图)
http://rich.online.sh.cn 2010-12-03 09:55 [来源]:国务院网站

    愿景·期待

    2.9万字,历经十六稿,前后进行20多轮较大修改;征求、采纳意见1335条,对文稿内容做40多处较大的修改,115处文字性修改,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审议……

    这组数字,来自《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后,在看似枯燥的数字里,却饱含着深深的感动。

    “上初中的孩子整天就是题海战术,所有学校和家长都按一个模子培养人,这样搞怎么行?!” 年近八旬的秦裕琨院士在座谈会上又“激动了一回”,“国家和省里制定教育规划,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多样和特色发展,让人看到了希望,是个好开端。要下大气力、长期抓下去。”

    10月1日至15日,纲要文稿(第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过7次社会各界代表座谈会和网络,共征求意见1335条。据此,对文稿做了40余处较大的修改,115处文字性修改。

    “5年内建设1200所公办幼儿园”,“启动实施11项重大教育项目”,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入托入园难、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热点问题,规划纲要都一一给予回应。

    众人拾柴火焰高。11月30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如期举行。各市地负责同志,省直有关单位、高校主要负责同志,中小学校代表近400人出席会议,共商龙江教育十年发展大计。

    来自哈尔滨市20所幼儿园的园长被邀请出席全省教育大会,这是头一遭。

    “有好学上,上好学”,让更多的龙江子弟享受更优质均衡的教育,值得期待。

    回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加强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学校将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途径,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黑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充分发挥工业技术研究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作用,针对黑龙江省产业发展急需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产业化技术,积极开展研究、开发、推广工作,不断推动黑龙江省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同时,要借助这一平台,为黑龙江省企事业单位积极培养和输送高质量创新创业、产业开发、科技管理人才。

    省委宣传部

    为未成年人营造精神文化净土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永芳:严格执行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准入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网站监管,加强对学生用书、课本的质量监督,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教材、教辅书籍规范准确,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完善高校校园网络、内部广播、出版物等文化载体的管理体制,确保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阵地坚持正确导向。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完善的文化服务。依法加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坚决取缔干扰高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

    东北农业大学

    加强乳品大豆科技创新团队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梅:我们将坚持“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的科研特色,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加强乳品和大豆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及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通过建立校研企研发中心和研发平台,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合作,积极联合省内其他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强的科技动力。

    黑龙江大学

    打造龙江文化产业方阵

    黑龙江大学校长张政文:依托黑大俄语、哲学、法律、经济等优势学科和研究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依托黑大文化哲学、文学、新闻传媒等学科优势,加强对闯关东精神、北大荒(600598,股吧)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龙江特色文化精神及历史传统的挖掘、研究与宣传,加强黑龙江省文化精神的建设和传播,引领龙江公共文化建设,促进黑龙江省文化品位的提升;积极挖掘黑大人文应用学科的潜力,联合相关学院,充分利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学府书城等文化产业平台,打造集外语翻译、法律咨询、新闻传播、出版发行、广告动漫为一体的独具龙江气派和风格的黑龙江大学文化产业方阵。

    大兴安岭地区

    力争率先实现免费学前教育

    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李海涛:像抓“普九”一样打好“普幼”攻坚战,让儿童在人生起步阶段就接受到优质启蒙教育。到2015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80%以上的公办幼儿园达到省级示范园标准,学前三年普及率提高到90%,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到100%,率先在全省实现免费学前教育。(本组稿件由记者 蒋国华 赵宇清 夏雪共同采写)

    教育蓝图 可圈可点 堪描堪画

    无论是对一个家庭,还是对一个省份来说,教育都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它给人的发展带来际遇,为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铺好基石。11月30日,《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作为新世纪的第一个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它关注民生、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处处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

    关键词1 德育·实践

    《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并强化了德育的实践环节,要求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探索建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推动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同时,《纲要》还要求建设德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拓展网络道德教育空间,繁荣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提高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关键词2 学前教育·普及

    按照《纲要》的目标,到2015年,在园幼儿数要达到全省在园幼儿总数的65%以上;到2020年,在园幼儿数要达到全省在园幼儿总数的75%以上。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城市新建小区、旧城改造,要根据区域适龄幼儿规模,配套建设幼儿园。每个县(市、区)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实验幼儿园(幼教中心),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人口较为集中的行政村办好村级幼儿园。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

    关键词3 义务教育·均衡

    《纲要》要求,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和完善控辍监督保障机制,实行问责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辍学。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统一城乡资源配置和投入标准,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公共教育资源特别是新增教育投入向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倾斜力度,探索建立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关键词4 升学率·减负

    《纲要》要求,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减负工作,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中小学生减负的有关规定,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严禁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或举办、推荐课外辅导班以及在课外辅导班授课。

    关键词5 普通高中·兴趣培养

    鼓励学校在开好必修课的同时,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学业、升学、就业、行为和心理等多方面指导。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鼓励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自主探索特色发展新途径,逐步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学校文化。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法学法等方面大胆创新,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多样化、特色化实验区和实验校试点。拓宽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建立普通高中与高校的合作机制和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关键词6 职业教育·益地

    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统筹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采取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方式,组建若干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适应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人才培养需要,满足产业发展需求,集生产、教学、鉴定、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实训基地;通过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行业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进行职工培训、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围绕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依托相关企业和中、高等职业院校,组建农业类职教集团,系统设计、统筹推进农业人才培养,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增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部分专业,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和能力体系衔接试点,实行试点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直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

    关键词7 高等教育·接地气儿

    培养落地人才。继续实施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普通高校师范类学生农村实习支教计划、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服务计划,为农村和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为企业培养培训高层次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及技术骨干。

    研发立地项目。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发展需要,有效调动高等学校科技资源,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激发创新活力,精心打造装备制造、煤电化、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新药制药和中药新药“五个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和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科技服务平台,提升高校科技服务能力。

    提供益地服务。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探索与行业、部门共同建立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以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为牵动,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促进区域知识创新区建设;积极参与科学普及,推动高等学校科技馆、文博馆、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重点实验室等设施向社会开放;发挥大学文化引领作用,推进先进文化传播,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绿色大学,引领低碳生活。

    关键词8 继续教育·灵活培训

    建立更加灵活的入学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完善继续教育评估制度和考核机制,把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人才评价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培训,完善相关支持政策。

    采取工学结合、分阶段学习等灵活、实用的方式,强化一线员工特别是中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培训。推动中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继续教育基地,提高各类专业人员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9 民族教育·“双语”教学

    公共教育资源优先向人口较少民族和“双语”教学民族学校倾斜。完善少数民族考生中、高考照顾录取政策。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工作。加大对“双语”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课程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8~10所示范性民族普通高中、民族职业高中;扶持民族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施10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关键词10 特殊教育·免费读高中

    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区),要大力开展随班就读,探索送教上门或采取与外地特教学校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形式,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受教育机会。

    加大对特殊教育投入力度;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5%的资金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包括社会成年残疾人在内的各种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齐所需教师,逐步实施特殊教育教师准入制度。

    关键词11 招生公平·阳光

    完善小学、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具体办法和初中升优质高中定校配额制度,逐步加大配额比例,到2015年,各市(地)、县(市、区)配额比例达到70%,有条件的地方要达到95%以上。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大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权重,具备条件的地方取消中考。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取消入学年龄限制。此外,《纲要》还要求逐步建立和推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有与就学地考生同等的中考政策。

    关键词12 农村教育·改善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对农村住房困难教师实施专项扶持,在泥草房改造中予以倾斜。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和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标准,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待遇。继续实行县域优秀教育人才奖励政策,落实好农村教师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水平。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建立健全研究生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奖学金。保证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国际化办学将迈出新步伐

    黑龙江省将充分发挥地缘、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构建主要面向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培养和吸引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努力把黑龙江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黑龙江省将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消化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拓宽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国际合作。此外,黑龙江省教育部门支持中小学校、职业学校聘请外籍教师授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中开展国际课程试点;引进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增加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数量,提高外籍教师非语言类课程教学的比重,有计划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和学术团队,继续实施“海外学人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和“境外双语教师资助计划”。

    黑龙江省将积极支持中小学开设俄语课程,进一步完善俄语考生中、高考照顾录取政策,建设中小学对俄合作基点校,重点建设俄语中心和中俄学生交流基地。适应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需求,加快培养商贸和专业技术俄语人才,重点支持中俄、中白联合研究生学院建设,积极争取建立俄语专业本硕连读机制,培养高层次对俄人才。

    黑龙江省还将实施“留学龙江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生层次结构,重点支持来华留学生在龙江攻读研究生学位,重点建设可供来华留学生选择的品牌学科和特色专业,设立来华留学省政府奖学金,鼓励有条件的知名企业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设立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高水平大学在海外建立分校。(记者赵宇清)

[作者]:刘心扬 [选稿]: 贝宁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0]0587-035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2013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