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地铁第19名色狼落网   专家称44℃系谣言   持居住证购房免房产税   沪轨交曹杨路站竣工   沪女主播情感闹剧黑幕   蝴蝶效应推高申城“体温”   女婿捅死岳父捅伤妻子   曹杨路换乘通道启用   销售误打彩票送500万   沪10人死于非职业性中暑   星尚美主遭同事抢老公   水价调整月增不超12元   沪热射病已致两人身亡   非户籍者办证条件放宽   沪八月气温再冲极限   
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国内财经
【浏览字号:
李舫:警惕文化资本助“吹”经济泡沫
http://rich.online.sh.cn 2010-10-09 10:26 [来源]:和讯网

  今年上海电影节曾流传出这样一个笑话,一位煤老板找到导演彭浩翔说:“你给我拍一部文艺片,但要让我女朋友当女主角,去国外参加电影节!”

  这个故事听起来令人啼笑皆非,但却从侧面反映了文化产业投资的虚热。资本趋利的本性、经济回暖的驱动,正催使境内、境外各路资金潮涌文化领域。在炒房、炒股、炒黄金、炒大蒜之余,炒电影、炒艺术品、炒新媒体、炒文化产业园区成为不少财大气粗的“金主”的又一个选择。

  首先是电影产业。2009年我国电影产业综合收益达到了106.65亿元,2010年电影产业发展形势更被广泛看好,在全年100亿元票房的拉动下,综合收益突破150亿元已毫无悬念。各种业外资本对电影的热情堪称史无前例,电影市场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掘金宝地。

  其次是动漫和网游。2009年动漫产业生产量超过17万分钟,大大超出了日本的动漫产量;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尽管这两个产业门类投资热情高涨,但产业投入与产出还相距甚远。

  艺术品市场回暖更快,新的成交纪录不断诞生,许多拍卖公司今年一个季度的拍卖额已经远超去年。值得注意的是,在栉比鳞次的拍卖纪录背后,是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和神秘买家,他们持有的海量资金常常使得一件拍品在数十次甚至上百次角逐中仍难分高下,直达“天价”方才罢休。

  大量热钱涌入文化产业的原因,一方面得力于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也使得文化资本对文化产业未来的规模和潜力抱有更加乐观的期望。另一方面在于银根宽松,流动资金过剩,各种社会资本难觅出口,高速崛起的文化产业便成为很多“外行人”眼中掘金的热土。

  仅以电影产业为例,往年全年故事片产量不过四五百部,今年上半年通过备案的故事片已达694部,惊人的数字“吹”大了电影产业的“泡沫”。从今年6月份开始,每月上映的电影数量就已经进入饱和状态,平均每天都有新片上映。然而,仔细看来,这些影片中能真正获利的屈指可数,十赌九输已经成为投资电影产业一个残酷的现实。与此同时,与票房收入增长速度相比,中国海外电影销售和各电影频道广告收入的增幅尚不足前者的1/5,产业发展极不平衡。

  房地产、煤炭、风投等业外资本的“热情参与”,令文化产业风生水起,但其中风险却也不容小觑。这些热钱大都急功近利,希望马上能够在票房上看到回报,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出品的文化产品难免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硬伤。如果说10年前投融资需要靠政府、资金扶持、房地产补贴推动是产业发展的瓶颈,那么今天,发展方式的不合理、发展格局的不均衡,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隐忧; “捞一票”的功利心态、热钱逐利的投机行为,将成为制造文化经济泡沫的最大暗器。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令人兴奋,但巨大的市场空间与产业愿景告示我们,应该警惕那种与经济领域同样性质的“GDP挂帅”和“增长主义”导致的种种虚热。文化产业只有发展方向上寻找到新的助推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去寻找新的内生力,方才谈得上可持续。

[作者]:李舫 [选稿]: 贝宁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客户服务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0]0587-035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2013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