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到本周一,股市和汇率再次出现同时上涨。年初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的观点全球货币政策放松带来的汇率和股市联动,得到的又一次市场验证。上周(3月25日-3月29日),美国国债长端和短端收益率总体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2.43%下行至2.41%,1年期美债收益率从2.43%下行至2.39%。
上周五,有关央行降准的新闻牵动了股市和债市两方投资者的神经,央行微博也较为罕见地深夜发声辟谣。该文还根据历史经验对降准后利率走势与债市的表现进行预判。央行在19年一季度释放资金集中在1月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操作:降准,释放资金1.5万亿;定向降准,释放资金2500亿;TMLF操作,释放资金2575亿,三者合计释放资金2万亿左右。
独角兽企业代表着新经济的活力,行业的大趋势,国家的竞争力。在测算估值时,由于独角兽未上市且大部分为互联网企业,主要采取以下3种估值方法: 1)乘数估值法,其中包括市盈率与市销率。
本轮行情可以概括为贴现率牛市——“金融供给侧慢牛”,金融供给侧改革主导,广谱利率下行、信用扩张边际改善盈利预期等均推动贴现率下行推动市场上涨。全球流动性拐点缓和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中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将推动国内广谱利率继续下行。
春节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A股迅速由2618点上升至本轮上涨行情高点3129点,短期涨幅达到19.52%。从大小非股东减持情况来看,3月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即大小非股东)二级市场净减持规模达到240.67亿元;在沪指3129点以来,大小非股东净减持规模达到177.05亿元。
2)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配置的新大陆,投资者结构的国际化和机构化,有助于中国各领域核心资产的价值发现,赢家通吃、龙头溢价。3月报告《倒春寒时节,科创、开放打造行情新方向》《回归基本面,精选科创和开放的机会》持续提醒倒春寒风险。
中观早周期领域表现超预期,经济改善预期有望上修。确保收益兑现、把握后一阶段早周期结构性机会、年尾防风格突变,是今年投资三个胜负手。中观早周期领域表现超预期,今年经济改善预期有望进一步上修。
盈利预期:经历下修之后重新向上,但未回到下修前的水平,P/E(TTM,1Y)预测值继续高位震荡,尚未进入估值消化。2.3 成长股的估值STEP2: 分母端以折溢价和确定性因子定贴现率 折溢价因子和确定性因子决定了贴现率的水平。
总体来讲,预计今年的消费增速还是会有所回落,三驾马车都不太理想,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底线思维和稳中求进,是我们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和力度的两大要点,包括对资本市场投资机会的把握,也要掌握这两个要点。
而如果我们后续得以确认PPI同比增速已经见底,至少将有两个重要的推论: 首先,货币政策不存在进一步放松乃至“大水漫灌”的可能性;对于资本市场而言,PPI同比增速见底意味着盈利底可能也将提前到来,这将导致权益市场发生风格切换,周期板块可能重获青睐。
” 其实索罗斯口中的“游戏”,在古今中外的其他投资领域也曾屡屡上演,而那些想着一年五倍的投资者也并没有如期地在游戏结束之前全身而退。与其只用短期收益去论成败,倒不如去了解这位基金经理希望赚的是什么钱,以及怎么赚的钱,又是不是知行合一。
当前成长股“四位一体”底部特征均已出现,科技股牛市正式开启—— (1)相对盈利:成长股“盈利底”确立,相对主板盈利增速逐季抬升;反转3——货币宽松致流动性改善,成长股盈利向好,外延式并购回升,双创、“互联网+”等政策布局推动新阶段产业创新。
事件: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5.3%,预期 5.6%,前值 6.2%。2、固定资产投资回暖,主要由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支撑,先行指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到位资金和社融均预示固投触底回升。
3月1日,MSCI宣布将A股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中的纳入因子由5%提高至20%,并通过三个步骤实施,预计有望给A股带来5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进入本周,A股成功站稳3000点,牛市形态已经出现,A股投资者也将在自己的主场迎接外资大规模入场。
19年初至今利率债进入震荡期,主要受到宽信用预期、地方债供给冲击以及股债跷跷板影响。严格问责之下,我们看到信托(大部分是影子银行资金)投向基建资金余额从17年三季度开始萎缩,而同比增速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
3月10日,央行公布2月金融统计数据:2月新增社融7030亿元,同比少增4847亿元;M2增速回落至8.0%;金融机构贷款增加8858亿元,同比多增465亿元。3月10日,央行公布2月金融统计数据:2月新增社融7030亿元,同比少增4847亿元;M2增速回落至8.0%;金融机构贷款增加8858亿元,同比多增465亿元。
我们在《金融去杠杆的宏观对冲投资策略》中专门指出了金融去杠杆导致银行2万亿左右的资本金压力,信用收缩是市场大幅度下跌的原因。宽信用的过程会随着资本金的补充、银行风险偏好的提升、企业投资需求回升逐步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是经济复苏的必经之路。
1、2019年GDP增速重提区间目标,经济增长目标再度弱化,坚持“高质量发展”,与市场预期一致。风险提示: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科创板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政策监管(金融去杠杆等)。
年初以来行情演绎得如火如荼,A股市场已经出现了很多牛市特征,如个股赚钱效应明显、成交量显著放大、各项政策利好不断等。2004年的持续紧缩政策导致社融增速迅速下行,而2005年3月开始央行下调超额准备金意味着这一轮货币紧缩周期的结束,社融随即在4月开始企稳回升。
时隔十一个月后,上证指数强势站上年线,市场日成交量突破万亿,个股行情普遍向好,A股做多热情被充分激活。投资者一定要吸取高杠杆投资所带来的教训,做到余钱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方能走得更加久远,不能卖方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