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要闻

央行最新公布!10月新增社融1.85万亿 M2同比上涨10.3% 年内有望再度降准?

    无碍季节性波动,10月信贷社融增量延续同比多增。

    11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10月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保持同比多增。当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0.3%、9.3%和10.9%,其中M2同比增速与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与上月末持平,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持续保持较大支持力度,货币政策效能不断显现。

    受访专家认为,在季节性因素以及债务置换的影响下,信贷需求并未减弱,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也依然保持较大支持力度。考虑到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压力较大,以及地方政府债券放量发行造成流动性持续趋紧,年内再度降准的可能性较大。

    信贷投放“小月”再现“冲票据”特征

    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0.49万亿元,同比多增1.68万亿元。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考虑到10月信贷数据受到季节性因素以及地方政府化债影响,此前市场机构普遍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走弱。

    10月通常被市场机构视作信贷投放的“小月”。由于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较7月、8月显著提升,对10月信贷需求造成一定的透支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季节性因素的推动下,11月份的信贷增量通常会提高。”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对记者说。

    普遍观点认为,地方政府开展存量债务置换会影响到10月信贷数据。张旭表示,如果将特殊再融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以银行贷款形式体现的存量债务,置换过程会对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形成影响。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宵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