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要闻

疫情下,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在哪里?

目前,全国各地继续把高校毕业生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再次到来,1076万高校毕业生将在6月陆续离校。创新高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疫情引发的岗位需求减少,让这些毕业生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面临供需矛盾。

  疫情下大学生就业机会在哪里?如何全面看待青年失业率上升?大学生创业的机会和风险何在?慢就业能否成为“避风港”?近日,第一财经就上述热点问题,与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前,全国各地继续把高校毕业生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在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的精神,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挖掘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基层岗位,出台了包括鼓励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向高校毕业生重点倾斜;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予以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

  “供需”是根本原因
  第一财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份青年失业率高达18.2%,如何看待这一数据?这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意味着什么?

  姚凯:从全球范围来看,青年失业率都是比较高的,虽然目前我国的青年失业率高于往年,但并不算过高,而且疫情对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就业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存活质量受到影响,提供的岗位数量有一定减少,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这样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景气指数的下降。

1 2 3 ... 7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宵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