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IPO被否和主动撤单达77家
“今年以来拟上市企业被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不符合板块定位、规范性存在瑕疵、财务真实性、业务成长性、内控有效性存疑等方面。与往年相比,IPO审核的关注点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杨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IPO上会被否原因来看,主要是业绩下滑,持续经营能力出现问题,以及不符合板块定位等,审核关注点并未有明显变化。”某投行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O上会被否主要是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与往年相比,今年IPO审核关注点持续为关联交易、经营可持续性和股权穿透等问题。
今年IPO主动撤单量亦维持高位。据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网站数据统计,截至5月9日,IPO主动撤单64家,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主动撤单家数分别为18家、12家、34家。
在IPO上会被否和主动撤单企业中,创业板占比均超过一半。市场人士认为,板块定位和公司业绩是主因。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