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古韵今辉,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项目”系列公益活动顺利举行

  10月29日下午,由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万代南梦宫(中国)]联合主办的“古韵今辉,乐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项目”系列公益活动在苏州第二图书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为期10天,将在苏州第二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先后展开。“上海工匠”、“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非遗传承人——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老师和两馆的专业修复师团队将通过对“古籍修复”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两项非遗技艺的知识讲解,带领两地的体验者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品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活动现场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随着《“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先后发布,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契机,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建立区域保护协同机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新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需为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展示平台,积极响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专题研究活动的号召,加大传播力度,增强传播效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1年,上海图书馆推出“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系列讲座,本次活动是继该系列讲座后,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又一次实践。同时,2021年是苏州市实施“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的首年。本次活动对于全方位主动深度接轨上海,推动苏州与上海文化产业的同城化发展,全面提升苏州在江南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首位度和辐射力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城市、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记忆。而“古籍修复”和‘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这两项非遗技艺,对于书籍和文字资料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2020年,上海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联合举办了“融汇古今,乐创未来——非遗技艺体验课”系列公益活动。2021年,上海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再度携手,联合苏州图书馆,秉承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愿景,深化探索社会力量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广大群众走进非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加入到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在开幕式中,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罗林泉先生以贺信的形式向本次活动表示了祝贺。

  张品芳老师现场演示碑刻传拓

  作为上届的延续,本次活动不仅实现了辐射范围的扩大,对于体验课程的内容也进行了大量创新与升级。由主办方精心设计,从“古籍修复”与“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两项技艺所涉及的几十道工序中挑选出极具代表性且相对容易操作的步骤构成本次的体验课程,并通过创新“非遗+”模式,以“非遗+IP”、“非遗+江南文化”的多元化融合,增强体验感,焕发非遗新的活力。例如,现场用于“拓印”体验的碑石皆为特别定制,在设计中融入万代南梦宫人气IP“机动战士高达”和代表着江南文化的特色元素,现场参与者们可以运用亲手制作的“拓包”,在上海图书馆与苏州图书馆的修复师们的带领下,完成“拓印”的体验。活动将分别邀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的留学生们、网络报名者以及万代南梦宫(中国)的员工们,多角度、多层次地体会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在活动现场展出的上海和苏州地方志,也让现场的参与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两座城市的发展脉络,“零距离”感受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中的精神内涵。

  除线下体验课程以外,本次系列活动还将以“上图讲座”平台为载体,特别邀请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顾恒于11月5日开展“陈展中如何保护典籍”线上专题讲座,以多元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及本次活动,万代南梦宫(中国)董事前田太郎表示:“后疫情时代,企业对于社会责任应有全新的思考,需要以前瞻性视野参与社会的共建共享。作为一家在华发展的娱乐文化企业,我们将尊重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在行业中的重要使命之一。公司始终坚持以‘乐创未来’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致力于为中国娱乐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健康发展作贡献。”

  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上海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与万代南梦宫(中国)将继续深耕文化领域的跨界合作,创新表现方式,丰富传播手段,加强国内、国际文化交流,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宗旨,为大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东方资讯 作者: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