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热线财经> 要闻

银行理财不保本了 以后还能买吗?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银行理财市场开始告别刚性兑付,不再对投资者做出保本保收益的承诺。所以,市场上的波动能够直接体现在投资者的账户上,而不再像以前那样,银行会通过各种手段将市场上的短期波动抹平,最终大部分都能保证兑现预期收益。

  我国银行理财的兴起大概是从2009年开始,在当时利率市场化有限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成为中小银行的揽储利器。而对老百姓而言,银行理财的收益大大高过存款利率,自然乐于将存款转移到银行理财产品上,随着存款大搬家,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已经高达20多万亿元。

  长期以来,老百姓都将银行理财产品的保本保收益视为理所当然。但事实上,理财产品并非无风险的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之所以能够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是因为投资了一些有一定风险的投资品种,高收益背后对应着相应的风险。

  银行出于竞争的压力,对理财产品基本上都兑现保本保收益的预期承诺,即使产品出现了亏损,银行会通过资金池运作等办法,以其他产品的收益来弥补损失。但长期以来,刚性兑付显然扭曲了市场正常的资源配置,如果风险积累到较大程度,银行自己都无法承担损失,最终只能由全体纳税人买单。所以,随着理财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打破刚性兑付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2018年4月份,央行等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界称之为资管新规。这份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是“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如果金融机构发生了刚性兑付,管理部门要进行相应惩处。

  至于如何在技术上杜绝金融机构的刚性兑付行为,资管新规推出了两个重要手段,一是禁止资金池运作,也就是每只理财产品的资金单独核算,不许通过资金池的暗箱操作来弥补某个产品的亏损;第二个重要手段是,要求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采取新的估值办法,这就是近期很多理财产品爆出账面亏损的主要原因。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中财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宵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