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热线财经> 基金

北向资金加速抄底!二季度关注这些内需标的

  2800点回来了!

  数据显示,27日早盘,上证指数上涨1.41%,收复2800点。万得全A指数半日上涨1.3%,市值半日增加8137亿元。

  机构人士认为,从全球来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较为充足,因此中国可能率先走出经济和市场的低谷。后续建议关注作为逆周期抓手的纯内需标的,主要包括新老基建、汽车和地产。

  大基建板块领涨

  27日早盘,A股震荡上涨。数据显示,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1.41%,收报2803.99点;深证成指上涨1.12%,报10269.02点;创业板指上涨0.39%,报1934.77点。

  从盘面上看,27日,大基建板块、消费板块表现强势。申万一级行业中,建筑装饰、纺织服装、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和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随着国内疫情的结束,复工复产将加速推进。经济活动正常化,复工持续推进,前期需求被压缩的消费、地产、家电等行业会重新复苏。

  据中信建投证券测算,北上广深拥堵延时指数恢复比例为74.63%、86.87%、93.56%和95.26%;预计生产已恢复93%;综合复工率提升至86.87%。

  资金流向上,北向资金加速流入A股。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午间收盘,北向资金半日净流入35.31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27.14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8.16亿元。

  A股有望率先走出低谷

  近日全球市场企稳,美股已经连续上涨三个交易日,欧股和其他主要股指也呈现上涨态势。

  方正证券认为,目前海外疫情蔓延带来的恐慌情绪有所消解,各国政府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能对冲一部分负面情绪,但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不可避免,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国内政策的导向,在外需不确定的背景下,政策的着力点将是偏内需的消费和基建。

  中信建投指出,美联储在推出开放性量化宽松政策后,市场还在消化。如果市场继续走低,美国能否修改法律授权美联储购买股票是重要看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稳健,保持了政策定力和主动性。从全球来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较为充足,因此中国可能率先走出经济和市场的低谷。

  光大证券认为,当前美股已挤出了较大部分泡沫,第一轮恐慌可能基本结束,市场进入等待数据验证的震荡磨底阶段。结构上,当前基本面确定性较强的医药和农林牧渔涨幅居前,随着日常消费逐步恢复正常,相关行业近期持续走强。对于后市,在美联储的大力度救市缓解美元流动性危机以后,A股也将逐步过渡到由国内政策经济周期主导的阶段,短期虽难免继续受美股波动影响,但这种关联性可能会逐渐减弱。鉴于当前估值相对合理,建议A股长线资金现在可逐步进场,价值投资时机已到,短线资金可择机低吸,继续等待右侧信号。

  天风证券认为,对市场整体底部探明之后,未来可能形成的反弹,其性质的判断是全球最悲观预期和情绪缓解之后的超跌反弹,其节奏是脉冲式的,而力度取决于国内央行的态度和海外的信号(疫情的拐点,LIBOR-OIS利差是否持续收窄)。而对于二季度的整个判断仍然是区间震荡。

  关注内需相关标的

  少数派投资创始人周良在春季策略会上表示:“虽然全球经济疫情对经济影响比较大,欧美进入几个季度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我们的持股恰恰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很小的。目前的持股依然是5大方向,从权重来讲:银行、地产、保险、白酒、制造业龙头。”

  对于为何要持有这五大方向,周良解释道,这五大方向有一个特征,都是以内需为主,海外市场对这些板块影响比较小。而且除了白酒的估值略高一些,其他板块估值都不高,且都是高分红的行业。

  光大证券指出,后续配置建议三条主线:低风险偏好者关注高股息标的;着眼于季度投资的投资者,建议关注作为逆周期抓手的纯内需标的,主要包括新老基建、汽车和地产;着眼半年以上的价值投资者,可考虑储备消费品里的价值股。在4月即将到来之际,部分3月份的经济数据即将浮出水面,上市公司的一季报指引也将陆续发布,一季度和二季度基本面受负面影响较小、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行业和公司有望在近期取得相对收益。

  天风证券建议,从超跌反弹的维度上,可关注超跌的价值白马股,这是增量资金边际变化的方向。3月以来外资快速流出700多亿,一些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白马遭遇被动卖出,但随着全球情绪缓和和外资回流,这些超跌的白马龙头迎来长期资金布局的好机会。从中期主线的维度上,可以关注逆周期调节的方向,复盘历史上春季躁动的主线,基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景气度上行趋势的展开,是春季躁动主线能够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

  方正证券则建议,配置上可关注三条主线,一是逆周期政策重点支持的新基建和老基建,老基建关注建筑、建材、工程机械、轨交设备等,新基建关注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特高压等;二是可选消费的汽车、家电等;三是货币宽松的受益行业,如券商、银行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