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热线财经> 银行保险

车险遭遇发展瓶颈 险企突围需科技创新

  作为电动汽车的巨头,特斯拉宣布售卖汽车保险服务的消息引起了业内巨大反响。特斯拉方面还表示将通过合法途径使用个人客户数据,包括车载摄像头和GPS等,为特斯拉汽车保险定价,预计驾驶习惯良好的车主将比过去节省约20%的投保费用。特斯拉此举一方面从目前仍在探索过程中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入手,进军保险业;另一方面,也为当前新能源汽车高保费低赔付问题提供解决途径,更为整个车险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车险保费收入持续滑坡

  事实上,2018年起新一轮的商车费改开启,放开七地区商车险系数范围后,车均保费有所下降,再伴随新车销量持续负增长的趋势,近几年车险业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市场遇冷已成事实。为促使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监管部门接连出台多项政策,对车险业乱象开展整治。

  仅今年,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车险监管的文件已有5个,车险条款和费率均是监管重点。同时,进一步明确对保险中介机构管理的要求,继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而面对返点、送油卡等仍屡禁不止的现象,银保监会自“报行合一”要求后,7月出台《关于加大车险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力度有关事项的函》,明确虚列业务及管理费、违规支付手续费、给予保险合同外其他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将成为各地银保监局重点打击的对象,重点整治带头扰乱市场秩序的大公司以及顶风作案的中小公司。

  多方因素叠加使得今年车险保费收入增速继续下滑。从银保监会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6706.30亿元,同比增长11.32%,但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为3966.31亿元,同比仅增长4.55%,只约占产险业务的59.14%。相较行业景气时近八成的市场份额,车险占比大幅下降。记者整理各家险企发布的半年报发现,今年上半年,作为“老三家”之一的人保财险车险业务增长明显放缓,非车险业务保费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6%,已成为拉动人保经营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地财险车险业务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5.3%下降至57.6%,公司业务发展结构调整效果显现。

  可见,车险市场保费收入的确承压,这也是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须经历的阵痛,如何在困境中突围,成为各家产险公司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科技与服务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面对当前业务结构的调整,车险业需从创新服务与科技等方面入手,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争取尽快由量变转为质变,将车险推上高质量发展道路。从“老三家”半年报中可以看出,“报行合一”政策已经见成效,三家公司车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和仅为394.9亿元,同比下降约40%,市场乱象整治效果显现。而这股从严监管的风潮也迫使行业内公司不得不从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入手,着力提升消费者体验。

  就目前我国车险市场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平安的转型发展较为典型,为长期提升服务消费者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对科技及客户服务类项目投入进一步增加,凭借多年市场发展经验,早已在科技与服务方面布局,用科技与服务的力量降低车险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今年上半年,其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提升至23.3%。目前,平安在车险市场的布局已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

  当前,平安通过机器人实现90%自动报价,个人车险业务95%的出单全流程控制在一分钟内完成。同时,平安打造的智能语音机器人使客户服务端的服务效率提升20%,并在电话销售坐席中使用,助力电销产能的提升。另外,平安在汽车后市场服务中,以“平安好车主” APP为载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用车服务及品类丰富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截至6月底,“平安好车主” APP中约有3550万绑车用户,同时是平安产险的车险客户,拥有庞大的数据和用户基底。不久前针对安全驾驶行为良好车主推出的“信任赔”服务,开创性地实现后台零人工作业模式,使案均赔付完成时间缩短至168秒,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服务效率及消费者体验。

  当然,科技只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解决消费者关心的痛点问题,才是车险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车险业正在转型发展中,而转型一定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的。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保险科技的应用,让保险产品和服务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私人定制和准确定价,提升客户体验,得到新型服务模式的支撑。而车险市场监管“严”字当头,正是业内机构提升其服务能力的关键时期。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保险的需求逐渐加大,传统的服务供给已经满足不了客户需求。车险服务也应不断发展和创新,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产品,在保险产品销售、保障期间和理赔服务过程中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并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提升保险公司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推动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