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热线财经> 股市首席官

海通宏观姜超:国改再次提速 从历史经验看改革成效

  2.2 第一阶段:释放供给,规模扩张

  1979-1989年间,国有企业迎来了以轻纺化工业崛起为标志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政策层面,首先是1978年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分层企业利润留成,初步推行承包责任制;其次是1984年明确提出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改革方向,并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而在经济层面,以食品、纺织、家电为代表的轻工业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相关产品产量实现爆发式增长。而轻纺工业的增长,也为钢铁、煤炭等重化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企改革令供给得到明显改善,有效需求得到满足,而经济增长潜力也得以释放,1978-1985年间,GDP增速整体保持上升态势。而由于国企仍是社会中的绝对经济主体,新兴乡镇企业和私企仍处初创阶段,国企成为了经济繁荣的最大受益者。

  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实现了全方位的规模扩张。从投入看,国企职工人数从78年的3300万人上升到88年的4200万人,职工工资总额从210亿元上升至790亿元,固定资产原值从3200亿元上升到8800亿元。从产出看,国企总产值从78年的3300亿元飙升至1.04万亿元,利润总额也从510亿元上升至890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国企员工工资总额涨幅2.8倍,超过2.1倍的产值涨幅,更远超75%的利润增幅,而国企职工人数涨幅不到30%,这意味着效率的提升远不及规模的提升。

  2.3 第二阶段:产能出清,提质增效

  80年代末期,经济持续呈现出过热与混乱的迹象,并引发政府在89年后出台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198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全局的首要任务”,并强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比上年压缩920亿元,减少21%”。调控政策令经济迅速降温,大量国企面临项目停工、产品滞销、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亏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国有企业亏损额从1990年的350亿元上升到1997年的830亿元,亏损面从27.6%上升到了38.2%。

  压力之下,国企改革再次启动。1990、1991年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陆续成立,为国企融资缓解资金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上,“国营企业”正式更名为“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国家只对企业拥有所有权,经营权则交给市场,这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了基础。

  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债务过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从1997年1月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看,“国有工业企业的负债总额已占到所有者权益的1.92倍,大中型国有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约为70%左右,流动资产负债率高达80%以上”。产能过剩不仅导致工业国企债务过重,也使得其利润率低迷。

  幸运的是,当时的朱镕基总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企业困难的症结所在:“当前国企经营困难,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产生的问题。过去不考虑市场需要的,所以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供过于求。只要把重复建设制止住,市场成长三年以后,现有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都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发挥,国有企业就活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作者:姜超 责任编辑:杨宵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