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热线财经> 外汇·黄金·期货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仍是相机而动 并非“鸽声嘹亮”

  鉴于美国总统近期对美联储的“口诛笔伐”,媒体以及众多股票投资者倾向于认为,美联储停止加息并在3月的FOMC上一如市场事前预期那样停止缩表,主要是受到了各种压力,其中包括来自政治方面赤裸裸的威胁,但更主要的是对于去年秋季以来资本市场对所谓“量的紧缩(QT)”政策产生了激烈的“情绪反馈”所致。这种显而易见的客观感受并没有遭到太多的质疑,毕竟所有的事情看上去是那么顺理成章。去年加息停止后,股市迅速反弹,提前终止缩表不久,美股迎来了新一轮的业绩发布期,尽管景气后退的预期日渐浓郁,但美国股市看上去依然强势。

  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者们似乎对鲍威尔的美联储观察得更为细致,这个律师“管理下”的美联储和过去近30年来的其“前任们”似乎有很大的区别。不仅是因为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鲍威尔根本不信任过去的一些金科玉律的客观性,他甚至反复强调某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在现实中根本无法确认,因此货币政策无法依托此类存在于推测中的数据。实际上,鲍威尔上台后一直和资本市场的主流派处于同床异梦的状态,大家还是像过去那样来判断联储的每一个用词的真意。

  事实上最近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越来越技术性,一般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复杂关系和架构。一般而言,公众和媒体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往往仅在于利率水平的高低,而无关高低的衡量标准,更何况近年来美联储由于大规模资产购入计划(即所谓的量化宽松)导致的非传统性操作更为繁复。很多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无法及时和全面地了解这种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至少从鲍威尔在1月份记者会见时的谈话、FOMC的会议纪要,以及最近以来联储人士在各种场合的演讲来看,美联储提前停止缩表计划的直接原因和大众所知的各种解释基本是南辕北辙,实际上鲍威尔的美联储做出此等决定和资本市场对QT的担忧毫无关系,鲍威尔一如既往地用他自己的判断标准在对美国货币政策做出解释。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