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热线财经> 股市首席官

海通宏观姜超:储蓄率持续下降 如何看待我国储蓄率的变化

  摘要

  我国储蓄率较高,但持续下降。储蓄率是指用于最终消费后的余额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反映的是本国全社会的储蓄倾向。 我国国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双高。2017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为47.0%,远高于世界平均储蓄率的26.5%,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剖析可以发现,我国国民总储蓄中居民储蓄占比最大,而我国居民储蓄率更是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储蓄率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勤俭持家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房地产投资的大部分都计入了居民储蓄。 但近年来储蓄率持续下滑。2008年前后,我国国民储蓄率及居民储蓄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年两者相比于2008年分别累计下降5.8和1.1个百分点。

  为什么我国储蓄率会出现下降?储蓄率下降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其他国家的经历或许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各国储蓄率下降的前因后果。事实上,许多国家都曾经历过储蓄率下降,例如日本自90年代开始就经历了漫长的储蓄率下降阶段,而美国在80年代到90年代末也经历过储蓄率的下降。 前因:中长期看人口,短期看经济。从中长期来看,储蓄率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劳动人口占比较大时,收入增长会快于消费,导致储蓄率上升。日本和美国储蓄率下降同时期,15-64岁人口占比也均出现明显回落。但是1998年后美国储蓄率的两次短期下跌则是因为收入增速短期下滑幅度大于消费。当时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而消费支出具有刚性,回落幅度较小。 后果:投资回落,或外债飙升。首先,储蓄率下降意味着房地产购买需求的减少,并对房价产生向下压力。日本90年代以后房价就持续回落,而美国的房价增速与储蓄率也关系紧密。更重要的是,储蓄率持续下降会导致投资增速下滑。90年以后,日本投资增速一度下滑至-8%,而美国储蓄率和投资增速之间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投资增速的回落意味着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再持续。90年代以后日本投资对GDP拉动率的均值基本为0,受其影响,日本GDP增速中枢也有明显下移。而如果储蓄率下降时投资仍然维持高增,则可能面临外债飙升并引发货币危机。巴西、泰国和阿根廷其实都出现过投资率大于储蓄率而引发外债规模大幅上升的情况,三者外债规模分别累计扩大66%、416%和128%,随后三个国家也都经历了本币短时间大幅贬值,并导致GDP增速大幅下滑的情况。

  储蓄率下降已定,经济亟需转型。回到我国,我国储蓄率下降也与人口结构变化有着明显的关系。 人口老龄化加速带动储蓄率下降。2009年之后我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出现缓慢下滑趋势,而这正是导致近年来我国储蓄率下降的直接原因。目前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改,预计到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可能会下滑超过5个百分点。在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储蓄率下降是必然趋势。 投资难以维持高增,经济亟需转型。储蓄率下降将导致投资增速回落,2011年以来我国投资占GDP的比重也已经出现下滑。长期以来,投资都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储蓄率的回落不允许投资增速再像以前一样维持在较高水平,我国必然要从投资拉动经济向消费创新拉动经济转型。此外,储蓄率的下降背后反映的是人口结构问题, 未来我国住房的实际有效需求将逐步减弱,全国房价大规模上涨的局面难以再现。

1 2 3 ... 8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