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热线财经> 要闻

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拖居民消费升级的后腿?

  现象背后的深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需警惕高房价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制约

  其实,居住消费支出的增加是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之一。国际经验表明,当居民收入提高并达到一定程度时,满足和改善居住的需求开始凸显,此时居住支出的比重也会相应提高。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人均GDP在1000~4000美元时,房地产进入高速发展期,住房消费成为大众消费的主要内容;而人均GDP进入4000~8000美元时,房地产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期。

  就我国而言,2001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此后便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这让国人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储蓄,能够为购买住房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撑。此外,住房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居住需求的满足方式,这便在短期内释放出大量的住房消费需求,进而带动了国人的消费升级。

  从数据上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98年的18.66平米上升到2016年36.6平米(参见图2),接近翻一番,城乡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则由1998年的9.43%和15.07%上升至2017年的22.76%和21.48%。

  然而,虽说居住需求的改善是全社会范围内普遍且重要的消费升级方向,但这其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假设——居住价格(包括购买价格和租赁价格)的变化相对稳定且可以预期。事实上, 近些年全国范围内的房价轮番上涨,以及一线城市房租不同程度的上涨,大大抬高了国人的居住成本,进而对其他方面的消费造成了“挤出效应”,2010年~2017年城镇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大幅度下降可以印证这一点。

  面对住房领域高企不下的大额刚性支出压力(比如房贷、租金等),人们势必要在其他消费项目上节流,这便制约了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债务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49%,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的回落(参见图3)。

  由居住支出的激增导致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大幅度变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升级。因为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服务性消费逐渐取代商品性消费的主导地位,几乎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可近些年,服务性消费的引领性作用似乎正在减弱。不过,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楼市调控效果显现,不少城市的房价正在向理性范围回归,未来人们或许会有更多的“活钱”用以追求高质量商品和服务,而居民整体消费升级的步伐亦会继续下去。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