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热线财经> 科技创投

将粉丝经济拉回正轨(云中漫笔)

  粉丝经济不仅存在于各类偶像身上,如今,连文学圈也有了粉丝经济魔咒,出现了刷榜事件。近日,微博上有不少作家粉丝声讨“2018你最喜爱的作家投票”存在刷榜情况,并质疑榜单的公正性。一场文学圈的投票,逐渐变成一出闹剧。

  粉丝经济,即粉丝购买偶像的专辑、代言产品等,为偶像创造销量的行为。对粉丝来说,追星是一种减压方式,为原本枯燥无趣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然而,追星不止需要花时间,更需要花钱。喜爱的偶像代言了某品牌产品,粉丝群里便会号召大家大批量购买,甚至不考虑产品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各家粉丝都如此,难免会产生攀比心理。

  如何让粉丝经济回归理性?需各方携手应对。

  首先,粉丝团体内部应建立成熟的管理机制。粉丝团体虽然与其他社会团体有所不同,属于自发集结,但由于经常会涉及金钱往来,因此也应建立完整成熟的管理机制。同时,涉及资金的部分,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监督。完整成熟的管理机制也有利于组织粉丝活动,让粉丝更好地支持偶像。

  其次,作为粉丝个人,应树立理性追星观,在经济能力范围内追星。追星本是一件减压、娱乐自我的事情,不应让其扰乱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以至于最终变成负担。树立理性追星观,认清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追星并不是一件花钱就可以获得同等情感回报的事情,摆正心态、合理支出,才能使追星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剂。

  商业品牌应合理、善意地激发粉丝经济价值,而非激发粉丝攀比心理。作为品牌方,高价请明星代言,自然期望能够借助粉丝经济赚回“票价”。但像此前某品牌所设立的个人销量排行榜以及给排名靠后的明星打上苦脸表情的做法,只会激发粉丝攀比心理,既伤害粉丝感情,也有违商业道德。

  最后,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粉丝群体低龄化的趋势,粉丝经济健康发展道阻且长,还需各方不断努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