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热线财经> 银行保险

财险“老三家”车险占比下降 非车险领域发展快

  中国的财产保险公司确实不能继续扎堆走在车险的独木桥上,各险企必须寻求差异化的经营才有出路。

  近日,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和太保产险纷纷发布中期业绩报告。作为财险“老三家”,车险在总保费中占比分别下降了6.3%、5.9%、3.6%。而非车险业务方面,如农险、保证保险等发展迅速。

  车险占比下降

  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和太保产险车险保费分别达到847.17亿元、1224亿元、438.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5%、3.9%和10.1%。

  从占总保费比例看,平安、人保、太保今年上半年车险的占比分别为71.3%、59.7%和72.3%,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6.3、5.9、3.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人保财险的费用率基本持平外,平安财险上半年的车险业务手续费支出为225.93亿元,同比增长65.4%;太保财险的车险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111.73亿元,同比增加62.4%。对此两家公司都表示,业务增长和(港股00001)市场竞争加剧使得费用率上升。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车险业的价格战及产品同质化,车险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上述三家公司不约而同加快了非车险业务的发展。

  非车险领域发展迅速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产险业务中农业保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最快,为27.91%。而从上述三家公司的中期报中可以看出,除了农险以外,其他非车险领域也有快速的发展。

  平安产险除车险的其他险种中,信用保证保险占主要部分,保证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由2017年上半年的95.15亿元大幅增长至2018年上半年的161.61亿元,同比增速69.85%。平安公告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在线保证保险业务模式在快速推进。

  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非车险市场发展迅猛。未来公司将以车险、财产险和意健险并重的发展思路,积极布局新兴行业及热点领域,大力发展短期出口信用险、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保险等。在农险和保证保险方面,将积极推动价格类、天气指数类农业保险和个人信用保证保险的普及。

  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中,增长最快的是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保费收入达290.36亿元,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2.4个百分点。其次是农险,保费收入达186.72亿元,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1.3个百分点。人保财险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业务的稳步增长主要源于农险、责任险、保证险等业务的较快发展。公司同时称,目前正大力巩固和发展农险市场,并开发特色产品。加快拓展农业大灾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等。

  太保产险的非车险业务中则是农险及保证险发展最快,分别有63.6%及219.8%的增速。其中保证险基数较小,导致增速格外明显。而农险方面,太保表示,公司加深了服务深度。积极推动价格指数保险产品的创新,目前公司的创新型价格指数农险产品已经扩展至多个农产品种类和地区,包括广西糖料蔗、山东鸡蛋、新疆棉花等等,风险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关于未来,太保称,将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大力推动农险、责任险等高品质非车险业务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新领域发展的成果。

  非车险差异化范围广

  总体看,今年上半年,上述三家财险公司的净利润合计196.02亿元,几乎卷走财险行业全部利润。“老三家”在车险独大的财险市场掌控力可见一斑。对其他险企而言,寻求盈利突破口十分重要。

  那么“老三家”在非车险业务的发展情况对中小企业是否有借鉴意义呢?其他企业是否也可以在农险、信用险等发面寻求突破?

  在农险方面,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险经过11年的长足发展,大部分经营农险的公司都有所盈利,故而也有更多企业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然而这一领域有其特殊性,需要比较独特的经营技术,也容纳不了太多的经营主体。若不加以限制,农险领域很可能会重蹈车险的覆辙。

  庹国柱进一步表示,目前在农险领域有30余家公司在激烈竞争,已经带来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大幅推高的后果。若更多经营主体进入这一领域肯定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而保证保险方面,庹国柱认为,这一领域需要发展,但它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特殊的经营环境。特别是在当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风险增大的环境下,保证保险的风险很大,保险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冤大头,所以不能大规模发展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在这一领域险企必须更加谨慎。

  针对非车险业务的突破口,庹国柱表示,中国的财产保险公司确实不能继续扎堆走在车险的独木桥上,各险企必须寻求差异化的经营才有出路。而差异化的范围其实很广,农业险、保证保险等只是其中一些,险企在寻求突破时眼光可以更广。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