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热线财经> 股市首席官

徐彪:创业板之“痛” 商誉减值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2018-07-06 10:17:04

  进一步看业绩承诺情况,一方面,从我们之前外延并购报告的经验来看,创业板公司常在并购标的业绩承诺不达预期或业绩较差的情况下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也有可能在这之后出售标的——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得商誉缩水,同时也是风险释放的过程。

  根据过去几年业绩承诺完成情况的经验,并购标的在业绩承诺期内往往表现得较好,而承诺期一过则有爆雷风险;按15年是并购高点且业绩承诺平均三年计算,17年是业绩承诺到期的高峰,则推断18年是业绩压力较大的一年。然而从实际数据来看,17年是业绩承诺完成最差的一年,一定程度上表明标的业绩压力的提前释放,这也是为什么17年商誉减值规模较大的重要原因。既是如此,意味着17年提前“承担”了一部分我们对18年的商誉减值担忧,即18年的最终情况很可能好于此前的估计。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11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天风证券 作者:刘晨明 肖超虎 李如娟 徐彪 责任编辑:赵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