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热线财经> 要闻

预付卡“套路深” 怎样才能不被坑?

2018-06-21 09:37:55

  以互信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最大的隐患就是商家失信。在当今人口流动频繁的社会体系中,仅靠道德号召、舆论谴责难以发挥根本作用。我国预付式消费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多年,至今依旧乱象频发就能说明问题。因此,治理预付卡消费领域乱象,除了提醒消费者“谨慎办卡,合法维权”,还需法治给力。

  理论上讲,只有法治给力,方能显见刚性约束,形成震慑效应。从实践层面看,立法的必要性非常紧迫。虽然,针对预付卡各种“大坑、小坑”,商务部已于2012年出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对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单用途预付卡发卡商家实行登记备案。但事实证明,除了一些大型超市、百货商场等“听话”,为数更多的街边小店却甚少备案,这也恰恰成为“跑路”和“耍赖”的重灾区。

  因此,以法治思维和手段治理预付卡消费乱象,亟需“顶层设计”。即通过更高层级的立法,对商家提出规范要求,确立相应的检查监督、违法处罚等措施。其中有两点不可或缺:一是设立预付式消费资质门槛,规定只有取得预付式消费资质的经营者才能推行预付式消费服务,否则一律视同非法行为。二是对预付式消费资金实行监管,明确商家必须在正规银行建立预付式消费资金专账,且只能根据实际消费情况下账,其余的预付款不能擅自动用,不然及时予以重处,以防止其卷款跑路,最大程度上维护消费者权益。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责任编辑:赵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