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上海这个区登纽约中国屏   上海人又省一大笔钱了   上海最闹猛的9个夜市   看看哪些人可提前退休?   奇葩试题你也不一定会做   宝宝咳嗽离这5类食物吧   孩子内心世界男女差异   你有女儿为她买婚房吗   嗯哼大王惊人去巡山   教师对家庭作业有责任   如何跳出攀比怪圈   "第一美女"今昔对比照   劳力士手表涨幅惊人   刘嘉玲80年代尺度这么大   惊艳绝伦的水滴作画   
当前位置: 2017热线财经> 观点
【浏览字号:
姜超:2018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 破旧立新
http://rich.online.sh.cn 2017-12-13 10:55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摘要

  从温饱小康到消费升级。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年龄结构影响消费需求特征,伴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结束、城市化进程过半,地产、汽车需求见顶。 从物质需要到美好生活。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几乎一无所有,求温饱奔小康是首要目标。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住房、汽车、家电基本全部普及。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未来居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消费品,而是更好的消费品,消费的升级和转型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此背景下,需要 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新兴行业。

  银行融资到资本市场。工业化依靠银行融资。工业化时代,融资体系以银行为主,靠银行贷款给企业就能生产更多产品。但在服务和创新的时代,前者靠人力资本,后者依赖于知识产权,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和轻资产,最适合靠资本市场来融资。但09年以来,我国依然在依靠银行体系不停地给各经济主体融资,09/10年、12/13年和16/17年,企业、政府和居民分别加了三次杠杆。 09/10年企业加杠杆,带动了经济在09、10年短期回升。但11年以后出现产能过剩,并导致经济再次回落。 12/13年政府加杠杆,政府基建投资增速飙升,经济短期企稳。而13年下半年政府开始整治非标融资,14年以后经济重新下滑。 16/17年居民加杠杆,地产销售新高,带动经济企稳。但居民举债能力已接近上限。每一次加杠杆都能带来经济短期回升,但都不可持续。 发展直接融资是方向。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债务问题,出路是改变中国的融资结构,抑制银行间接融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从刺激需求到改善供给。政策决定市场表现。由于人口红利的结束,我们在生产端走向了靠货币驱动的模式,体现在需求端,就是靠投资拉动经济,导致投资过度、债务超增。而为了化解投资过度的隐患,政府在15年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其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过去3年,我们依次实施了降成本、去产能和去库存, 未来政策将转向去杠杆和补短板。一方面,我国的总债务率还在继续上升,17年3季末已经达到242%。从海外去杠杆经验来看,要去掉经济杠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就应该降低货币增速,7月的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把去杠杆作为主要目标,把控制货币总量作为主要手段,17年末的政治局会议也明确表示18年要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去杠杆放在首要位置。未来金融监管趋严,货币政策难松,贷款利率趋升,货币、融资增速的个位数低增或将成为常态。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将进入新阶段,从减少供给转变为提高供给侧生产要素的效率,比如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资本的效率,通过租赁方式将集体用地或工业用地转变为住宅用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加大混改力度提高制度的效率等等,这些其实就是补经济短板。

  从泡沫投机到价值投资。经济下行拐点出现。需求端房贷萎缩、地产销售转负、将令地产投资下滑,人民币升值将令出口承压,库存周期步入尾声,去产能制约制造业投资扩张。生产端铁路货运量增速、重卡销量增速、发电量增速均大幅回落,意味着经济下行拐点出现。而下游需求回落意味着上游涨价不可持续。 过去货币超发,追逐泡沫投机。过去10年货币增速远超经济增速,货币贬值令房地产成为最优资产。未来货币收缩,寻找真正价值。收缩货币令贬值预期开始改善,应从追逐泡沫转向寻找价值。 债市:政府严格控制货币总量的背景下,债市主要机会来自配置而非交易。去杠杆后社会融资需求回落将驱动18年债市迎来慢牛。 股市:而股市的驱动力将从央行放水转为业绩支撑。随着地产销售、投资大幅下滑,以及PPI涨幅回落,如果政府下决心收货币,地产泡沫终究不可持续,希望在于转型和创新,在于做大资本市场。

1 2 3 ... 16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相关文章

[选稿]:赵瑜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客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