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盘上海精彩地下场所   上海最贵的20样东西   吃这个菜能防多种癌!   央视主持人最痛买房史   魔都最霸气的15家面馆   揭韩8大整容最多女星   这样布置沙发客厅翻倍   延安路建无轨电车线路   去年一线楼面价涨8成   最冷天蔬菜批发价跌量减   沪昨日气温创35年来最低   “水管”昨成最热词   周三将告别冰点并迎来雨水   大悦城七楼外墙突发火灾   沪位列全国最拥堵城市第8   
当前位置: 2016热线财经> 要闻
【浏览字号:
90后的北京买房故事:面包与理想 你选哪一个?
http://rich.online.sh.cn 2017-01-12 08:00 [来源]:投资界

  闯入者

  不管是谁,有关房子的话题,都是很早就闯入了他们的生活。

  沈梦笙是大学刚毕业就被动员买房。2013年底,她去北京郊外的阿姨家做客。晚饭后,大家坐在客厅里喝茶聊天,姨夫听说她已顺利落户,便以一种郑重语气建议她买房。

  “他们认为我工作稳定,工资可承受房贷,而北京房产属于刚需难以降价,可以让家人资助首付尽早买。”沈梦笙回忆。聊到后来,她开始用手机在网上看房,从南三环一路查到北五环。当时南三环均价两三万元一平方米,西北三环的中关村均价在7万元到11万元区间浮动,北五环、六环的天通苑和北七家价格则在一两万元一平。

  她太“膜拜”中关村的房价了。单位有食堂有宿舍,不算其他福利,沈梦笙每月到手工资有一万多元。这笔对大多数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都算不菲的收入,遇上中关村高挺的房价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自此,沈梦笙开始有意关注北京买房话题。她会定期在网上搜索房价变动情况,时常跟单位同事、朋友等交流信息。手机上推送的房产新闻,她会一条不落地看完。

  王哲对买房的概念接受得更早。几乎从他到北京念大学的第一年开始,是否在北京买房就成为他们一家人的烦恼。2009年,虽然远在南昌,但同是公务员的父母就密切关注北京快速上涨的房价了。不过,当时父母二人意见不一。父亲觉得人活一世不必为一套房子苦心经营,母亲却主张买房,前期咬咬牙熬到后期就能过上好日子。

  起初王哲更倾向父亲的人生态度,但大三春节发生的一件事,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他的观念。因担心家庭负担过重,王哲对出国留学这件事未抱多大热情。一天,母亲将他带进一间“很是宽敞”的毛坯房,告诉他“这是我在你高二时候买的,你放心去出国”。听到那句话的一瞬间,王哲内心翻腾不已,母亲瞒了家里5年,居然单枪匹马挣下这份家产。

  这套意外闯入的毛坯房,缓慢而持续地帮助王哲母亲向家人倾销着她的处世哲学。王哲是家里的独生子,研究生毕业选择未来发展城市时,父亲希望他回南昌考公务员,房车皆有,安稳富足,母亲则鼓励他留在北京奋斗,说:“你爷爷从大山考到省会城市,我和你爸培养你到北京到美国,你也努力一把扎根北京,一代要更比一代好。”

  相对而言,李安然对房子的反应要更为被动——没等她开始考虑房子,房子已经被父亲带到了她面前。当时李安然一直在外工作的父亲由内蒙古调至北京,非常有远见地于2008年在北三环和平西桥地铁站附近购置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产。高考结束的暑假,李安然第一次踏入北京新家,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如今,父亲被调到西安工作,母亲在家乡当老师,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成了这套房子的主人。有了房产做后盾,她同一年博士毕业的未婚夫也追随到了北京。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 分享到:

相关文章

[选稿]:赵瑜
爆料电话:52122211  给热线提意见
复制地址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